【党校】“探古蜀之迷雾,溯三星堆千年”——化学学院党校第九课成功举办



引导全院青年学生主动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在历史文物的隔空再现中领略璀璨的中华文明,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1121日上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校第九课于线上成功举办。本次课程以“古蜀迷雾——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为主题,邀请负责三星堆8祭祀坑发掘的北京大学考古队成员、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赵昊主讲。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菲、团委书记侯梦旭、学工办全体辅导员300余名初党、高党、政治素养提升班学员、学生党员参与课程学习。

赵昊老师首先从文化自信的内涵出发介绍了考古工作的重要价值与意义。赵老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考古工作,也多次提出要让更多年轻人走进、热爱、投身于考古事业中。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华传统文化流淌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而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考古工作的目的是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北大学子作为新时代青年的领跑者,应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主动学习和了解中国考古事业的新发展、新研究,这也正是本次党课的核心要义和根本出发点

随后赵昊老师从具体位置、考古起源、重点文物等方面进行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从考古学上讲,文化是同一历史时期具有相近外在共同特征的物质遗存群体的统称。三星堆文化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命名,典型遗址还包括成都金沙、十二桥,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其年代约从夏晚期延续到商末周初。20世纪20年代末期燕道成和保父子在修缮自家庭院意外发现三星堆玉器华西协和大学古物博物馆馆长葛维汉于1934年对其进行了首次科学的考古发掘,正式拉开三星堆考古发掘序幕。1986三星堆考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座保存完好的大型祭祀坑被发现,相继出土了金、铜、玉、石、陶、贝、骨等珍贵文物近千件,其中青铜器的数量尤为庞大。2019116新的祭祀坑接连发现三星堆考古工作再次踏上新征程,其中北京大学也肩负着发掘8坑的重要责任与使命。赵老师从编号、按件记录、装配工具、文物修复、微痕显微观察、室内清理、拉曼红外表征等诸多方面,充分介绍了北大考古团队在三星堆现场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具体过程,通过线上视频直播的形式向同学们隔空展示了8号坑现场目前的发掘情况,同时同学们有关文物修复、现场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逐一解答

课程最后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党校副校长王菲进行了总结发言王菲老师指出,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基本、最深层持久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星堆考古工作不仅仅是研究古蜀文明的一项科研课题,也是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进程、构建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赵老师的党课带领同学们充分领略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了同学们的文化自豪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希望同学们持续关注中国考古研究的新进展,以考古为媒介,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体悟传承根本、最深层的文化自信所带给我们的不竭力量。

本学期化学学院党校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永远跟党走学生党团日活动主题开展融合学科特色、内容形式丰富的党性教育课程,持续引导全院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躬身社会实践努力做知、信、行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ftp
在线办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