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在平常年代常常被世人深深忆起,无关名利,非涉亲情,那他一定在历史的天空留下了震撼人心的剪影。傅鹰先生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题记
(十八)
头白鸳鸯失伴飞
奋追余生翠微
傅鹰的整个青少年时代国家动荡不安。在美求学阶段虽幸得一阵安宁,但弱国无强民,他起初也承受着外国人对整个中国的歧视,尽管他后来靠自己骄人的成绩让他们刮目相看。如果说傅鹰一生最大的幸福,那就是得遇夫人张锦。自从异国相知开始,张锦不但始终如一地支持傅鹰的任何决定,还在关键时刻展露出坚定的爱国情怀,这让傅鹰感佩不已。在国外优厚的生活条件面前,同样考取了官费留学出国的张锦始终不忘自己是花中国人的钱出国的,学成了一定要报效中国。当傅鹰在接到东北大学的邀请,于1929年先行回国后,1934年博士毕业并完成博士后研究的张锦也追随傅鹰的脚步,回国任教。从此后,她始终与傅鹰风雨相随,傅鹰在的地方,就是家所在的地方。为了追随傅鹰,她放弃刚回国时在大城市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教职,来到山城重庆,跟傅鹰一起在10平米的小屋中相濡以沫,布衣裹身;1939年傅鹰应厦门大学校长萨本栋之邀去闽西长汀的厦大教书后,她也于一年后来到了厦门;当傅鹰在厦门大学拒绝加入国民党,她又无悔地跟随傅鹰回到了山城重庆,并再度一起赴美。当得知令人扬眉吐气的人民解放军炮击英舰“紫石英”号的消息时,是她支持傅鹰放弃接任导师巴特尔教授的职位,做出回到新中国的决定。她坚定地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中国人,于是不顾旅途安危,和傅鹰乘坐“威尔逊总统号”,横渡浩瀚的太平洋,到北京生下了女儿。风雨人生,她始终与傅鹰相知相伴,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忠贞和最好的爱情。但她绝不是仅仅依附于傅鹰的教授夫人,在她的专业领域里,她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先生。她是我国第一位取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的女性留美博士,她所创建的北京石油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至今仍把她光荣地记载在校史上;她在北京大学从编写教材开始,开设有机分析和实验课,指导研究生开展多环氮芥、多环杂环、表面活性剂抗菌等研究,并将甾体类抗肿瘤药物的合成等国际前沿课题带到学生面前……
她仿佛是铁打的,可以夜以继日,常年骑着自行车在深夜与清晨往返于她心爱的实验室和温暖的家,直到1964年的一天,她忽然上不了自行车了!
北大校医院很快将她转到北京医院。检查的结果竟然是脊骨癌!医生们会诊后发现,张锦早就已经得了胃癌。现在的脊骨癌是胃癌扩散的结果。整天沉浸于工作中的张锦,竟然一点也没有察觉到癌症的到来,直到跨不上自行车才去就医。
1965年1月,张锦病逝。
自从傅鹰在美国帮助张锦收起洒在在实验室地面上的水银,整整38个春秋,他们生死与共,风雨同舟。如今,张锦突然离去,傅鹰仿佛整个灵魂都被抽走了。送葬回来,他木然地坐在沙发上,双眼空洞地望着镶着黑框的张锦照片。从此后,书桌的那一端,再没有了那个与他各据一方在科海遨游的人;从此后,天涯海角,再没有了那个在迷茫时刻给他力量的人!
然而,傅鹰案头的灯光却熄得更晚了。他把自己深深久久地关在书房,夜以继日地工作。亲人朋友对此非常担心,纷纷来开导他,宽慰他。可谁知,傅鹰却缓缓地说:“张锦之死提醒了我,我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要赶紧做工作,赶紧做哪!”他还给陆平校长写信,表示要向焦裕禄学习,把胶化的科研尽快搞上去……
(十九)
雨横风狂血仍温
心怀朗朗乾坤
张锦离开后,伤心并劳累过度的傅鹰病了,心律不齐,心室劳损。1966年,在医生的要求下,傅鹰来到太湖疗养。可就在这时,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席席卷全国。报纸上刊登了揪出“陆平黑帮”的消息;傅鹰接到来自北京的急电:“立即返校交代你与陆平黑帮的关系。”
漫长的屈辱生活开始了!
“资产阶级反动权威”、“漏网大右派”、“黑帮分子”、“资产阶级黑线专政的大学阀”……一顶顶反动大帽子向傅鹰飞来。
家被抄了,傅鹰被拉去批斗、打骂、侮辱、被关进牛棚、被送去劳改……在批斗侮辱最严重的时候,他的脸上被吐满口水,被迫身体前躬双手背后向上做出“喷气式”的样子!
但傅鹰始终坚信,新中国、新政府是救中国的!眼前的事情与敌寇入侵有着本质的不同。他坚信“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自己没有做错什么,总有还自己清白的时候!只要自己顽强地活下来,就还有机会为祖国再做一点贡献!
于是,当那些武斗的“勇士”们把屋顶砸得一塌糊涂,让年近7旬、且恐高的傅鹰爬上4楼楼顶铺瓦时,他平静地上去,认认真真地摆正一块块瓦片;
于是,当他被驱赶着快步小跑拉车运煤,煤块儿从车上掉下时,他弯腰捡起;
于是,当他和一群知识分子胸前被挂上黑帮牌子进行批斗时,他还要看看别人的牌子上写着什么!
面对无休止的批斗,襟怀磊落的傅鹰先生仿佛就像在看一出大戏,任由生旦净末丑轮番出场;而他,只是戏外的观众,泰然地等待大戏落幕的时刻。
有一次,傅鹰先生被批斗得死去活来,遍体鳞伤,在儿子的搀扶下回家。而家里,他辛勤写成的手稿被扔得满地都是;墙上满是用墨汁写的“打到傅鹰”的大标语;北风从被砸碎的玻璃窗呼呼地吹进来。儿子心疼地问他:早知今日你落得这么个地步,你回国后不后悔?
傅鹰斩钉截铁般说:“不后悔!”
在牛棚里,傅鹰被勒令交代。很少跟别人说起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经历、自己的心路历程的傅鹰,平静地拿起了笔。
他像写化学论文一样,诚实写了自己的一生、写了自己回国的经过、写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写了自己对党的感情、写了自己对青年一代炽烈的爱!是啊,写就写吧,事实终归是事实,那是用刀斧铭刻在石碑上的印记,那是天地可鉴的殷红的血滴!
(二十)
风雨未央路漫漫
垂暮英雄肝胆
由于确实没有把柄可抓,傅鹰被从“牛棚”中放了出来。
傅鹰从“牛棚”出来没多久,1969年,清理阶级队伍开始了,他又被打成了“大特务”,受到“隔离审查”。
好不容易盼到1970年秋天,系里要他给几十名工农兵学员开课。因为学生们基础太差,为了让他们明白什么是“饱和溶液”,傅鹰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就好比吃饺子,吃了20个在肚子里,吃了30个就上了食管,吃40个就挤到嘴巴了,再吃就装不了了,这就是‘饱和’。”接着,他还惟妙惟肖地打个饱嗝!学生们在大笑声中理解了“饱和”的含义。
可就是这样一个趣味横生、生动形象的比喻,竟然犯了大忌。“傅鹰宣扬低级趣味”、“资产阶级教授不突出政治”等等大字报铺天盖地而来……刚刚兴冲冲上了一个星期课的傅鹰,就被粗暴地轰下了讲台。
对于个人所受的冤屈,傅鹰并不计较。但令他痛心的是自己的时间。回国时,自己已经快到了知天命之年,本来以为还有足够的时间为国家好好培养建设人才。可一晃20多年了,又有多少安静培养人才的日子呢!1954年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胶体化学教研室,好不容易1957年第一批研究生走出实验室,1958年席卷全国的大跃进就开始了!教学科研活动被迫完全停止。1960年,形势好转了一些,胶体化学教研室获得新生。那时,在国家科委的直接指导和安排下,自己和黄子卿教授建立了北京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和胶体化学教研室;加上当时以唐有祺教授为首的国家物质结构研究基地,三位科学巨擘珠联璧合,北京大学物理化学学科雄踞中华……那时的时光多好啊!尽管自己教学科研非常繁忙,可是,看着如饥似渴听自己讲课的学生、青年教师、进修教师,就像农夫看着田地里绿油油的庄稼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生长;看着在青年教师们编写《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和《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等本科生研究生讲义,就像看着建设者们在为一座座大楼添砖加瓦;听着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们轮流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就像是在为打赢一场战争运筹帷幄!可这样的时光太短暂了!如今自己已经风烛残年,还有多少时间可以为国家做事情呢?
既然时间已经不在自己这一边,那就用其他方式给国家做点什么吧。
1970年夏,当他得“解放”后,驻校军宣队发还他被查抄的存款。他当即表示并书面立下字据,愿意拿出大部分捐献给国家,为恢复高等教育尽一份自己的心力。可是,这样炽烈的爱国之举竟然被生生拒绝!报国无门的傅鹰无语凝噎,泪流满面……
1973年,傅鹰又被扣上了“资产阶级大菩萨”的帽子……
1975年春,在四届人大通过了启用邓小平同志的决定。北京市政协的同志来访问身为政协委员的傅鹰,请他来谈谈感想。傅鹰满怀希望地说:“中央给邓小平同志这么多领导职务,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做得好,我完全拥护。如果早给他那么多工作,许多问题早解决了。”
可是,转眼到了批邓的时候,傅鹰的这些话被翻出来,一下子他又成了“右倾复辟势力的代表”。
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不幸逝世,傅鹰沉重地倒在椅子上。由于四人帮惧怕周总理的威望,取消了追悼会。深深爱戴周总理的胶体化学教研室的同志们自动召集悼念会。傅鹰从家里拄着拐棍,提早1小时赶来。他臂挂黑纱,第一个发言:“总理,是世界上难得的好总理哪!连我这样的普通人,总理都关怀哪!1962年,我参加广州科学规划会议,总理见到我就问:‘你的高血压病好些了吗?’……说到这里,傅鹰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阎云 2022年6月15日
参考文献
(1)《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成就概览,化学卷,2013
(3)龚育之. 毛泽东与傅鹰,化学通报, 2002, (9), 642
(4)傅鹰: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光明日报,2005-12-5
(5)顾惕人,周乃扶,胶体化学和表面化学家傅鹰教授,化学通报1980,(7), 443
(6) 何亮亮,中国胶体科学奠基人傅鹰,凤凰卫视2013年9月3日《腾飞中国》
(7)练德良. 我一生的希望就是有一天中国翻身——记我国胶体科学开山鼻祖傅鹰, 福建党史
(8)陈思羽, 张明坤. 傅鹰:化学教育的一代宗师,《中国石油大学报》 2013 年 11 月 2日
(9)阮慎康. 傅鹰先生教我们“着迷”,大学化学, 1989, 4 (4), 47
(10)张存浩. 姑父傅鹰教授百年祭. 化学通报,2002,(9),638
(11)威尔逊总统号上的爱国科学家,https://new.qq.com/rain/a/20210813A0DFLN00
(12)刘积舜, 代海燕. 《遇见大师——中国石油大学名师大家集》.
(13)一对布衣教授-张锦与傅鹰,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站:https://chem.xmu.edu.cn/info/1140/2568.htm
(14)徐百柯. 傅鹰: 被毛泽东“钦点”的教授. 中国青年报,2004-7-28.
(15)肖勇. 傅鹰传略.《中国科技史料》,1980年第2期
(16)何瑫. 傅鹰: 奋翅归来终不悔. 《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年05期
(17)叶永烈,《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2011年1月1日,湖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