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24年博雅博士后项目申请公告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诚邀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申请2024年度博雅博士后项目

 

  

 

  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项目(“博雅计划”)

 

  项目总览

  北京大学自2016年设立博雅博士后项目,旨在吸引汇聚全球优秀年轻人才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成就学术卓越的梦想。2024年,资助名额不超过300个,资助期限为两年。评选标准主要包括申请人的教育背景、学术能力、个人研究计划、研究项目与拟申请进站院系、合作导师科研方面的契合度、推荐人推荐力度、北京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对申请人进站申请方面的承诺等。

 

  申报时间安排

  第一批

  1.申请受理时间:2024年1月15日至3月10日;

  2.院系推荐截止日期:2024年4月5日;

  3.资助名单公示:拟定2024年4月底。

  第二批

  1.申请受理时间:2024年9月1日至10月10日;

  2.院系推荐截止日期:2024年11月5日;

  3.名单公示:拟定2024年11月底。

 

  申报条件

  1.35岁(含)以下;

  2.获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以每个批次申请截止日期为准)或将于2025年7月1日前获博士学位者;

  注:将于2024年内毕业的应届博士生可以申请第一批次,将于2025年7月1日前毕业的应届博士生可以申请第二批次。

  3.评选标准主要包括申请人的教育背景、学术能力、个人研究计划水平、研究项目与拟申请进站院系、合作导师科研方面的契合度、推荐人推荐力度、北京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对申请人进站申请方面的承诺等。

  

  博雅计划博士后待遇

  1.学校提供基础年薪20万元(税前);

  2.学校配套各类保险、职业年金、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等;

  3.无博士后公寓者租房补助6万元/年。

  4.北京大学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可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申请由北京大学评定副研究员资格。

  5.根据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学校的相关政策规定,博雅博士后和专职研究人员(博士后渠道入职)可办理子女入托入学、升学和出站落户北京等省市。

  注:根据申请人情况,博士后合作导师可给予每年3万元、6万元或9万元等不同档次的额外配套资助。

 

  申请材料与流程

  所有申请材料必须用中文或英文完成,包括以下内容(申请书模板请点击原文链接):

  1.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项目申请书PDF版本(含申请人签字+合作导师签字);

  2.博士后合作导师确认函pdf版本(含合作导师签字):明确招收意见,并就申请人科研学术经历、科研成果、科研能力与自身所从事研究之间的关系、申请人综合素质、拟进站从事研究计划内容、合作导师为申请人提供的科研条件、每年额外配套的经费等方面做出说明和确认,并签字;

  *材料1和2请申请人发送到niulin@pku.edu.cn(请务必确认收到回复,如长时间未回复,请致电010-62751700进行咨询)。

  3.两封推荐信(必含博士期间导师推荐信一封,并对申请人学术道德情况作出评价),请推荐人直接将推荐信发送到niulin@pku.edu.cn

  

  其他注意事项

  1. 申请人若同时获得国家各类博士后项目资助(不包括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C档次)和博雅博士后项目资助,按国家的博士后项目资助标准和相关规定执行,获资助者来校报到或获得资助之日起即享有“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称号和学校提供的各类保险、公积金和补贴等。符合申请条件的情况下,申获学校博雅博士后项目资助者原则上需积极申请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

  2. 若申报材料涉密,请与各学院(系、所、中心)负责涉密工作的老师联系,按负责涉密工作老师的要求申报,切勿邮件或电子邮件传送。

  3. 北京大学已进站报到的在站博士后,合同终止日期距本年度公告各批次申请截止日期多于六个月者不能申请。

  4. 申请人每批次只能通过一个学院(系、所、中心)提交同一批次的博雅博士后申请材料,同时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学院(系、所、中心)提交同一批次申请材料者,申请无效。

  5. 学校为博雅博士后、专职研究人员(博士后渠道入职)缴纳的各类保险等费用随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政策变化而变化。

  6. 博雅博士后项目申请、评审、公示和审批程序结束后,学校将向获项目资助者发出资助通知,获资助者根据邮件规定的时间作出确认,并按资助通知规定的时间提交博士后进站申请材料,学校考核审批通过后报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批备案,审批备案通过后,学校发放《北京大学博士后录用通知书》和来校报到材料。获资助者根据报到时间来校办理报到手续。

  7. 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申请程序及材料详见

  http://postdocs.pku.edu.cn/bshzp/jzsq/92d438930d65404cba8536f24833b739.htm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介绍

 

  北京大学化学系肇始于1910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格致科化学门,是国立大学中最早设立的化学系,1994年更名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化学学院)。北京大学化学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在历次教育部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在全球高校化学院(系)的相关学科评估与排名中位居前列。

 

  化学学院目前下设有无机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研究所和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化学生物学系等3个系,并设有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两个支撑平台。学院与中科院化学所共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另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重点学科实验室。同时,北京大学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中心、纳米化学研究中心和北京核磁共振中心等4个校级交叉科学研究中心挂靠在化学学院。此外,化学学院秉承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光荣传统,于2017年成立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并于2016年牵头成立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搭建前沿研究成果的转化桥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化学学院现有教职员工近2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1人等。目前,化学学院有在读本科生600余人,研究生约700人,博士后150人左右。2003年以来,化学学院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以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项等。此外,化学学院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科学中心”2个、“创新群体”7个和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

 

  化学学院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思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杰出人才为使命,致力于培养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化学及相关领域的引领型人才。学科创立110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近20000名化学专业人才,他们在国际学术界和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化学学院围绕化学键与分子相互作用的本质开展基础研究,聚焦分子的精准合成、分子体系的可控组装、功能分子的构筑与应用等领域,产生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同时,学院秉承“立足基础、面向国家需求”的光荣传统,注重基础化学和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的深度交叉融合,以新化工和AI化学为新的学科增长点。为国家的高新产业发展、国防工程建设以及医疗健康保障等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致力于推动科学前沿、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期待您的到来!

 

 

  原文链接:https://postdocs.pku.edu.cn/tzgg/f31ae08e257543f7a89d83a922a055dd.htm

  

  

教师ftp
在线办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