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交流座谈会在学院CB215会议室举办。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孙丽,副主任关海庭、宋豫秦,副秘书长杨超,委员于超美、刘化荣、俞虹等12位老师,化学学院关工委主任、学院党委书记裴坚等学院领导,化学学院离退休教师代表和部分院系代表出席座谈。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邓安琪主持。
裴坚代表学院欢迎学校关工委一行到来,介绍了化学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思路,并逐一介绍了关工委成员:17位委员中有10位离退休老师,以及学院主管学生工作、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教学的领导、老师和学生代表,由团委书记担任秘书长。

裴坚介绍
院关工委副主任张莉围绕“传承先辈精神、厚植树人文化、培育时代新人”主题,汇报了学院着力构建离退休教师与青年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育人格局,通过夯实“组织键”、强化“传承键”、聚焦“引领键”, 构建离退休教师与青年师生双向互动育人机制。依托党支部联动整合力量,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开展专题党课、新老教师教学交流等活动形成党委领导、多方协同、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助力青年教师发展与学生全面成长。

张莉汇报
在交流发言环节,学院关工委代表们进一步回顾了相关工作。刘锋指出,化学学院注重做好关工委基础工作,比如率先以居住片区为基础成立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范星河在发言中提议,通过常态化交流与学术“传帮带”持续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促进老一辈学识经验向青年教师与学生有效传递,提升关工委工作的育人实效与社会影响力。杨展澜介绍了亲历的徐光宪先生关心无机所年轻学生和教师的感人事迹,同时建议进一步突出“引领性”特色,强化品牌辨识度。

学院代表发言
学校关工委委员们分享了他们的看法。宋豫秦强调中央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肯定化学学院务实深入的工作作风。关海庭建议进一步凝练工作特色,增强系统性组织性。于超美以“理念清晰、组织健全、目标明确、行动扎实”概括化学学院关工委工作。刘化荣赞赏学院工作的全面性与老教授“传帮带”的积极作用。俞虹指出化学院关工委报告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围绕“传承”主线体现工作引领性。

学校关工委代表发言
在总结发言中,孙丽充分肯定化学学院关工委工作成效。她强调要构建“双向关心”工作格局,既关心青年成长,也服务老同志晚年生活,形成良性互动。化学学院作为人才培养与科研重镇,体量大、资源丰、责任重,应主动谋划,将体量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中展现更大作为。

孙丽总结
关心下一代工作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面向未来,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关工委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三键”工作体系为依托,持续筑牢组织根基、深化精神传承、聚焦科研育人,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强特色、育品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化学人的智慧与力量!

合影留念
审核:侯梦旭、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