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佗平课题组在复杂天然产物有机合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小分子不仅是进行药物研发的重要资源,还作为工具分子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当中。简洁高效地构建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及其衍生物,是现代合成化学的发展要求,同时更为化学生物学研究奠定有力的物质基础。近日,罗佗平课题组从简单易得的商业原料出发,以金催化反应和重排反应为关键步骤,在萜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的不对称全合成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进展。  

  A)20世纪80年代起,从加勒比海柳珊瑚中提取出的一系列二萜类海洋天然产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引起了有机合成化学家广泛兴趣,其中的突出代表是pseudopterosin A (假蕨素A)。目前已有十几个课题组完成并报道了假蕨素家族天然产物全合成的研究。而罗佗平课题组基于全新的逆合成分析,从环己烯酮出发,简洁高效地完成了6个天然产物、四类假蕨素糖苷配基骨架和一系列类似物的合成,显著提高了制备这些生物活性小分子的效率。这一具有灵活性和普适性的路线为进一步合成该家族天然产物及进行生物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该工作以Enantioselective Total Syntheses of Various Amphilectane and Serrulatane Diterpenoids via Cope Rearrangements 为题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J. Am. Chem. Soc., 2016, 138, 6261.)。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罗佗平课题组博士研究生于雪荣,该工作得到了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资助和支持。  

  B)在吲哚生物碱方面,罗佗平课题组选取iboga生物碱家族和vinca生物碱家族作为合成研究的目标,其中的ibogamine具有治疗药物成瘾的潜力,vinblastine(长春花碱)不仅在临床上是一类重要的抗癌药物,还在微管蛋白的基础研究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罗佗平课题组开发了适用于该家族中多种结构特点天然产物的新颖合成策略,高效地制备了iboga家族中(+)-ibogamine,(+)-dihydrocatharanthine,(+)-catharanthine及其类似物,进而完成长春花碱、及其C20'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并对其分子结构和胞毒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该工作以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Iboga Alkaloids and Vinblastine via Rearrangements of Quaternary Ammoniums为题发表在Chemical Science上(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pdf/2016/sc/c6sc00932h)。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罗佗平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张云,该工作得到了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资助和支持。

教师ftp
在线办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