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方向 | 在研项目 | 研究成果 | 仪器设备 | 合作交流 | 组内成员 | 人才需求

 

 

 

 

 

黄富强 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百人计划(中科院),学术带头人(上海),创新创业人才(江苏),浦江人才(上海)

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系列创新性成果包括,提出了针对多元化合物结构设计的原子基团“相似相聚”规律、针对功能设计的结构功能区和堆积致密因子的设计思想,制备出了导电性能为文献报道最优的新型光电材料,130余种新化合物被Pearson's Handbook所收录;发明了铜基半导体电池的低成本技术,太阳能电池产业集成取得突破;发明了石墨特殊结构和宽光谱黑色氧化钛的制备新方法,进行了产业应用。

发表Nature Mater.Nature Commun.JACSAngew. Chem.AMEESAFMSCI论文300余篇,2010年至今引用超过5000次,9篇单篇引用超过100次,最高单篇引用超过370次。申请发明专利135项,含国外20项。化合物设计被授予most引用奖、被英国皇家化学会评选为 hot论文、被欧洲化学选为VIP论文、入选可再生能源全球创新的key scientific文章等,复杂体系制备设计被Nature亚洲子刊以“Keep it cool”为题专文评论,独特的黑色二氧化钛以及制备被以“Titania: Back is new white”为题评述。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973863重大、中科院重要创新等20余项课题;获得杰出青年、中科院百人计划、上海市学术带头人、上海浦江人才、江苏省创新人才等计划支持。被评选为中科院“优秀导师”,指导31名博士生(20名已毕业),指导12名硕士生(10名已毕业),2名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2名获中科院“院长优秀奖”,2名获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


主要承担参加课题

·2014-2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维石墨导电网络制备与宽光谱太阳电池探索

·2012-2016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新型光电材料与薄膜太阳电池研究

·2012-2015

重大研究计划,功能导向晶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控制备

·2012-2014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石墨烯的CVD制备及在光电器件中的前瞻性研究

·2011-2013

863主题项目,兆瓦级非真空铜铟镓硒太阳电池中试的研究

·2009-2015

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高性能无机能量转换复合材料的研究

·2008-2011

中科院海外创新团队,面向新能源应用的无机复合材料研究

·2008-2013

973重大研究计划,节能领域纳米材料机敏特性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
智能红外调控纳米结构的优化

·2007-2012

973重大研究计划,基于纳米结构的宽光谱高效太阳能电池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
新型光电转换的纳米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2008-201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大面积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的低成本制备

·2009-201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课题,高效新结构碲化镉基薄膜太阳电池研究
-- CdTe
电池关键技术研究

·2009-201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课题,高性能低成本ZnO基透明导电膜技术研究
--
高性能ZnO基透明导电薄膜以及在CIGSCdTe电池服役研究

·2010-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铜矿基p型透明导体薄膜

·2010-2011

上海市非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新一代光伏透明导电氧化锌基薄膜的研究

·2009-2011

上海纳米专项,高性能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宏量制备

·2008-2010

上海市基础重点项目,基于太阳能利用的光电转换材料中空旷度模型和复合模型

·2009-201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课题,石墨烯的可控制备、物性与应用探索

·2008-201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课题,新型超导材料研究

·2008-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光催化剂中的结构和性能关系模型以及新型光催化材料

·2008-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具有异质结构的纳米碳制备

·2007-2010

上海市纳米专项,柔性太阳电池关键光电材料研究,顺利结题

·2005-2007

上海市基础重点项目,锂硫化物快离子材料设计与研究,顺利结题

·2005-2007

上海市首届浦江人才,平面显示用无机电致发光材料,顺利结题

·2005-2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型p型透明导电陶瓷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顺利结题

·2004-2007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光电相关材料,顺利结题


研究经历:

·2010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2004: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材料工程和科学系,助理研究员
·2000年:美国西门子公司研究开发部,主管科学家
·1998年: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研究助理
·1996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1993年: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研究生
·1990年: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理学硕士研究生
·1987年: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工学本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8225O,62767628L) 邮箱:huangfq@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