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陈鹏课题组和邹鹏课题组合作开发亚细胞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新技术SubMAPP > 实验室新闻 > 首页

实验室新闻

陈鹏课题组和邹鹏课题组合作开发亚细胞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新技术SubMAPP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6-21

蛋白质磷酸化是最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细胞信号转导、分化增殖、应激响应等生命过程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更直接影响包括肿瘤在内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益于质谱技术的飞速发展,磷酸化蛋白质组技术日趋完善,并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众所周知,真核细胞在结构上呈现高度区室化的特征其中生物大分子的空间分布具有的异质性。精解读不同细胞器和亚细胞区域蛋白质磷酸谱,能够极大的促进我们对于磷酸化功能的认知2。然而,现有的磷酸化蛋白质组技术并具备细胞水平的空间分辨率,难以实现亚细胞区域磷酸化蛋白质谱的深度绘制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陈鹏课题组与邹鹏课题组在PNAS合作发表题为Spatiotemporally resolved subcellularphosphoproteomics的论文利用生物正交剪切反应和化学脱笼策略构建了可控激活的邻近标记酶,并进一步与磷酸化富集技术相偶联,开发了首个基于生物正交邻近标记的亚细胞磷酸化蛋白质组捕获技术——SubMAPPSubcellular-specific uncaging-assisted biotinylation andMApping of PhosphoProteome,成功实现了活细胞中亚微米分辨率下的磷酸化蛋白质组捕获并将其拓展至神经元活体动物等复杂体系。

 

近年来,氧化物酶(APEX/HRP)和生物素连接酶(TurboID/BioID)为代表的邻近标记酶因其优异的空间分辨率和普适性,在空间蛋白质组学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3然而,现有方法局限于表征蛋白质的丰度,无法进行亚细胞水平的翻译后修饰组学研究,因而不能体现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可逆动态例如,APEXHRP需要高达1 mM过氧化氢诱发标记反应,Turbo在细胞中的表达会造成大规模的蛋白质生物素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4,5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生物正交时空可控的化学标记工具,用于开展亚细胞水平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组学研究

 

受此启发,陈鹏课题组基于在蛋白质生物正交激活领域的前期积累6与邹鹏课题组合作利用遗传密码子拓展技术实现了最新一代生物素连接酶Turbo的光控激活(photoTurbo)和化学激活(chemoTurbo)。通过对酶活直接调控,而非生物素的补充来控制其对邻近蛋白质的标记,生物正交激活Turbo显著降低了野生型Turbo利用内源生物素标记的背景,消除了内源蛋白质过度生物素化,以及生物素剥夺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产生的干扰同时,在亚细胞蛋白质组的特异性和覆盖率上,生物正交激活Turbo毫不逊色于野生型Turbo


1. SubMAPP工作流程

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发展了“串联富集”的策略,将邻近标记酶导的空间蛋白质组学技术与特定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富集技术有效整合,实现了亚细胞区域特定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组的深度捕获。他们成功富集了活细胞质网磷酸化蛋白质组,确定了分泌途径中主要的磷酸化氨基酸残基S-P-E,并鉴定到了部分已知分泌相关激酶FAM20C的底物和新的磷酸化修饰蛋白/位点。随后,作者应用该技术解析了在内质网应激条件下蛋白质组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动态变化。有趣的是,通过设计的“脉冲-追踪实验,他们揭示了内质网应激条件内质网-线粒体之间的“蛋白质穿梭现象。最后,作者还将SubMAPP技术拓展到了体外培养的大鼠神经元和活体小鼠水平进一步展示了该技术的高效性和普适性。

 

综上,研究构建了一种生物正交、时空可控的邻近标记酶,并结合磷酸化串联富集策略发展了亚细胞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未来,该策略有望拓展其他翻译后修饰类型,在亚细胞水平绘制多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谱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刘衍军博士研究生曾如馨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陈鹏教授和邹鹏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以及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73/pnas.2025299118

@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2号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7248;传真:010-6275-1708